總是很累不只是缺覺?真相讓人大吃一驚
發布時間:2017-08-08
近來是不是總感覺很累
早上鬧鐘叫不醒、起不來
剛上班就開始哈欠連連
晚上回來感覺身體被掏空
你以為只是睡眠不足
……
然而,問題的“真相”沒那么簡單!讓人總是疲憊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以下7個“真相”為你一一解析。
一、早餐不吃/吃得不健康
現代人很忙,每天起床后,囫圇吞棗隨便吃個面包就出門上班,這樣根本無法提供大腦所需營養,人會顯得很懶、很累。豐富的早餐應包括全粒谷物、蛋白質、水果和健康的脂肪。全麥面包兩片、新鮮瘦肉(或是一個荷包蛋)、一份蔬菜、一份水果;或者無糖豆漿搭配堅果或谷類。
二、不運動/少運動
不少人以為運動鍛煉會消耗體力會更累,其實并沒有。長時間坐著的人群可以每周運動3次,每次20分鐘,持續6周后,可以減輕疲憊,提升精神。攤在沙發上不動感覺更累,哪怕是簡單的散步,或站起來動一動,反而增加體力和耐力,且有助運送氧氣和營養到全身各處,消除疲累。實在提不起力氣時,那躺下來,把雙腳墊高,高于頭部,使血液將養分回流頭部,可以讓頭腦清醒。
三、長期透支體力
下班累了原本要上床睡覺休息,躺在床上拿出手機,看看朋友圈朋友今天過得如何?本想看一下就好,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顯示屏幕所發出的藍光抑制褪黑素分泌,擾亂人體自然生理節奏,不知不覺就到凌晨,才不得不關機睡覺。這樣周而復始,累積的疲憊會持續很久。最好在睡前半小時關機,讓心靜下來好好休息。
四、容易緊張、焦慮
中醫認為,疲憊有可能是“郁癥”的現象,精神憂郁、七情不暢、六欲不遂,均會導致氣滯肝郁的現象,必須舒肝理氣才能恢復。如果總是感覺到壞事要發生,這種焦慮感會讓你感到精疲力竭,其實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心累”。
當有這種感覺的時候,最好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問自己事情往壞方向發展的幾率到底有多大,戶外運動、沉思、健身鍛煉或者和你的朋友分享都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應對問題并變得更加樂觀積極。
五、喝水量不夠
專家指出,大約2%的體液流失就會導致脫水的反應,產生嚴重的疲倦感。覺得口干舌燥時身體已有輕微的脫水。缺水達正常體液2%,會損傷肝腎,造成血液更黏稠,降低心臟向各個組織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效率,使人覺得疲勞、眼花、頭暈,思考能力下降。整天在空調房里的人,水分會由表面皮膚蒸發,更需要經常補充水分。
六、缺乏營養素
人體缺乏營養素可導致疲憊,比如缺乏微量元素鐵會讓你感到遲鈍、焦慮、虛弱以及無法集中精力。專家指出,鐵的缺乏會讓身體肌肉和細胞的供氧能力降低從而導致疲倦。通過飲食來提高你身體的含鐵量可以降低貧血的風險,因維C可促進鐵的吸收,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混合瘦牛肉、蕓豆、豆腐、雞蛋、綠葉菜、堅果和花生醬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
維生素B1缺乏或不足,會使人感到乏力,因此補充維生素B1可以消除疲勞。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動物內臟、肉類、蘑菇等。缺乏維生素B2也容易產生疲勞感,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動物內臟、河蟹、蛋類、牛奶、大豆、豌豆、蠶豆、花生、紫菜等。
七、吃太多“垃圾食品”
用糖和簡單碳水化合物組成的垃圾食品會拉高血糖指數,而血糖值迅速從高到低會導致疲倦,所以進食低糖的全麥類食品可以讓血糖保持穩定。
市面上很多零食雖然味道不錯,但其中含有過多的油、糖、鹽,吃了造成身體負擔,小伙伴也喜歡抱著垃圾零食一邊吃一邊看電視,長時間下去,引起血糖不穩定,也是導致疲憊的因素。
知道了這7個不為人知令人疲憊的真相,讓我們逐個克服,明天又能滿血復活好好生活。